2023年中国航天日程满满

路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起期待2023年中国航天日程满满heE本库

1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型号工作会,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张忠阳表示,2023年,集团公司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程满满,希望大家喜欢!heE本库

2023年中国航天日程满满heE本库

2023年中国航天日程满满heE本库

对于2023年来说,的确也是中国航天发展过程之中最为关键性的年份之一,在2023年之中,我们的重头戏可能就是我们说得空间站任务,我国实施了6次空间站建造发射任务和2次飞船返回任务,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heE本库

航天年发射次数首次突破 50次,创造了宇航发射和型号飞行试验连续成功的新纪录,所以,对中国航天历史来说,也是书写了重要的一笔。heE本库

当然,说到中国空间站,2023年也将是中国空间站非常关键性的年份,因为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之后,将执行国际航天任务。heE本库

我国也公开指出了,2023年国际项目将逐步进入到空间站执行,这也是我国首次执行相关性的空间站“国际”任务,所以,这一年也是非常重要的。heE本库

当然,在2023年的航天计划之中,也是计划安排 50 余次宇航发射任务,主要包含了heE本库

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heE本库

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heE本库

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heE本库

完成商业航天和整星出口合同履约工作。heE本库

而这里面,很多人可能也看到了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可能是大家最大的亮点,特别是嫦娥七号等任务。heE本库

这是我国在未来执行载人登月工程的重要执行过程。所以,大家看到嫦娥七号也是眼前一亮。heE本库

2023年航天科技成就heE本库

月球基地heE本库

2023年3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今年12月,俄联邦航天局局长鲍里索夫宣布,相关协议heE本库

已经签署。heE本库

这一项目需要建立一系列研究设施,其中不仅包括多用途科学实验室,还包括在月球上部署进行基础研究和研究人类在heE本库

自然卫星上长期存在的前景的设备。heE本库

据此前报道,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可能自2025年至2035年分两个阶段部署,随后进行运营。该科研站可能包括研究、能源、起飞和降落、轨道和实验模块,以及一个可发射卫星的指挥中心、一个电信站和观察模块。heE本库

“天宫”空间站heE本库

202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本国多模块轨道站的国家(也是历史上继苏联之后的第二个)。heE本库

中国于2023年4月29日开始建造“天宫”空间站。heE本库

2023年6月5日进行了前往“天宫”站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14号"向中国空间站运送了三名宇航员。这是中国在该阶段的首次heE本库

载人飞行任务,其任务是建立空间站: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在7月发射)和梦天实验舱(在10月底成功发射)对接,进一步整合到空间站并进行测试。heE本库

9月1至2日,航天员陈冬与航天员刘洋成功完成了6小时7分钟的太空行走。在这次太空行走中,他们在问天实验舱进行了扩展泵组安装,问天舱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仅仅两个星期后,他们就进行了第二次太空行走。这一次,陈冬与46岁的蔡旭哲配对完成任务,他们共在外太空停留4小时12分钟。heE本库

空间站主要配置的组装于2023年11月3日完成。heE本库

而在11月12日,天舟五号飞船在从太空港发射后仅两个多小时就与空间站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heE本库

2023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完成了第三次出舱任务,继续将新到达的模块连接到空间站。这次太空行走和第二次一样,是由陈冬和蔡旭哲进行的。在5小时34分钟内,宇航员们安装了一座"天桥",将主舱与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连接起来。蔡旭哲首次在这座"天桥"上进行太空行走。这也是宇航员和两个机机械臂首次联手工作。heE本库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历史上首次有两组宇航员于同一天在两个不同的空间站进行出舱活动。在这几个小时里,heE本库

俄罗斯航天员德米特里?佩捷林和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在舱外对国际空间站的故障进行了排除。heE本库

在神舟十四号任务结束、脱离空间站和乘组返回的几天前,下一代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与空间站实现了对接。在首次“太空会师”期间,空间站内有六名宇航员同时在轨,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尚属首次。heE本库

由此可见,从2023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开始,中国空间站将不断有新的乘组入驻。heE本库

“天宫”空间站在400至450公里的高度上绕地球飞行,轨道倾角为41.5度,较国际空间站(51.6度)略低,这样透过舷窗可以更好地眺望中国。heE本库

中国计划每年向空间站实施两次载人发射任务和两次货运任务。heE本库

“天宫”有着宏大的科学计划,不仅包括还原国际空间站实验以测试其可重复性,还包括创新研究。其中一个亮点将是研究失重状态下的燃烧,以及猴子的繁殖能力。heE本库

中国通过邀请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以示天宫面向全世界开放。其中一个合作项目将是在空间站安装与欧洲科学家联合开发的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科学家希望在其帮助下能够更多地了解暗物质的奥秘。heE本库

2023年,配备巡天空间望远镜的自主模块将被发射到天宫站所在轨道,该模块可定期与天宫站对接,以进行在轨维护。heE本库

卫星自主研发heE本库

中国在这一年里将数十颗卫星送入轨道。例如,为太空监测和测试而设计的 试验十三号卫星于1月17日成功发射升空。一周后,另一颗卫星陆地探测一号被送入轨道。该设备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SAST)研发,有助于减少中国在地质、地震灾害监测和应急响应等领域对外国数据的依赖。heE本库

一年中整个遥感系列卫星家族出现在轨道上,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等领域。heE本库

此外,同样是在2023年,北斗卫星系统在中国导航应用中全面超越GPS。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近期消息,截至今年11月,北斗卫星在民用导航的日均使用量已超2100亿次。heE本库

数据显示,导航平均每次定位调用的卫星数量中,北斗卫星较GPS多出30%。heE本库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是国家重要的航天基础设施,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同步服务。heE本库

中国计划明年在该系统框架内再发射几颗卫星,进一步确保北斗系统的稳定运行。heE本库

民营航天heE本库

尽管受疫情影响,亚洲最大的航空航天展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如期举行,中国民营航天的成就令观展者感到震撼。中国天兵科技公司今年首次亮相便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heE本库

可重复使用的天龙三号(TL-3)运载火箭及其改进型天龙-3M(TL-3M)的图片迅速席卷互联网,天兵科技创始人康永来被称为 "中国马斯克"。heE本库

天兵科技表示,被定位为美国heE本库

猎鹰9号(Falcon 9)火箭直接竞争对手的天龙三号将满足中国数以万计的互联网通信卫星星座的发射需求。其一级系统和天龙-3H(TL-3H)运载火箭可自主返回地球。该公司声称,这将满足大吨位轨道货运的运输需求。例如,将空间站元器件送入轨道或在探月计划框架内发送物资。heE本库

天龙-3M(TL-3M)是一种航程达14000公里的航天飞机,可在一小时内将多达100人送到世界任何地方。该项目尚处于测试初期阶段。heE本库

航天三大精神是什么?heE本库

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heE本库

回首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历程,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heE本库

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体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强大精神动力。heE本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